2012年8月16日 星期四

廢物回收率的假像



香港固體廢物回收率由2004年40%,上升至2012年50%,主要原因是2004年開始的三色回收箱計劃,2009年立法實施膠袋徵費和,2010年屯門38區環保園第一期啟用,以及最重要的...........97年香港貧富懸殊嚴重,大量草根階層拾荒者的功勞。


2012年香港每日約有13,300公噸廢物被填放到堆填區,當中包括約9000公噸都市固體廢物,約1,000公噸污泥,以及3,000公噸建築廢料等。邱騰華預計,至2015年落入堆填區的廢物總量,將由現在每天13300公噸下降至11500公噸,至2018年將進一步下降至8000公噸。


2012年每日13300公噸下降至8000公噸,廢物回收率由2012年49%升至2018年的59%,說得白一點,主要原因並不是香港人環保意識提高了,只是政府落實2013-2018年的幾項設施將會陸續落成。



  1. 2013年中落成的將軍澳廢油廠,可以回收每日約300噸廚油(俗稱萬年油)循環再做,變成具商業效益的生物柴油。
  2. 2013年尾落成的屯門污泥焚化爐,將會把暴增至每日1500公噸的污泥焚化至150噸灰燼,再填放在屯門堆填區。
  3. 2014年初第一個廚餘回收中心,將會在小蠔灣落成,2017年,第二期廚餘回收中心,將會在北區沙嶺落成,2個回收心每天能處理500噸廚餘。
  4. 2018年,石鼓洲焚化爐將會落成,每日能處理3000噸垃圾。

儘管香港都市固體廢物回數率巳經達到50%,並不遜於世界其他大城市。可惜香港人均廢物產生量和棄置量亦在偏高水平。順帶一提,日本人先天為環保,而台北和首爾都實施了垃圾徵費。


     人口(萬)           焚化爐  堆填區   廚餘及廢油回收中心

香港           707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0             3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0 
首爾   1000               4    1        6
東京       1230          21    1        0
新加坡    600             4    1        0
北京   2,010              1   12        1
廣州   1,270              1    2        0

台北巿    680               3    1        1


除了中國大陸,香港處理廢物的方法,比起鄰近其它大城市亦甚為落後。出身建築業的黃錦星上台,他的幾個大方應是:(1)  提倡 beam plus 的綠色保建築、(2) 垃圾徵費、(3) 焚化爐、(4) 擴建將軍澳堆填區。





上圖是政府 2011年規劃,黃錦星除了沿著邱騰華巳落實的繼續走,就是要加入綠色建築一環、徵收垃圾費、落車焚化爐選址和最棘的..........擴建將軍澳堆填區。


重申,本人並不反對擴建堆填區和延續137區填料庫,但對環保大道柴油尾氣則極為反感,如政府繼續容許每日8000架次的重型柴油車來往環保大道,任由環保大道NOx 和PM2.5 毒害市民,與此同時,跨海大橋一拖再拖,亦沒長遠規劃水路運輸減少陸路運輸,來往環保大道的重型柴油車有增無減,妄顧附近居民建康,唔反你才怪。




4 則留言: